“自来水太小了”“冬天的时候,热水器都用不了”“停水之后,再抽下马桶,水面会浮现黄色的液体”“一开空调就跳闸……”近日,金山一件件困扰群众多年的“堵心事”被一一化解。拔除社区居民心中“卡喉刺”的正是金山借助“四史”学习教育契机,鼓励党员干部温故知新、践行为人民服务理念,解决群众实际困难,所推出的89件民生和实事项目。
破解水之“怨” 为有源头活水来
跑冒滴漏、水质浑浊……近日,随着枫泾镇供水管网改造工程的持续推进,曾经因为管线老化带来的一系列困扰居民生活的难题被化解,2000多户居民将在今年8月底前喝到干净水、健康水。
枫泾古镇内的供水管线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,主要以铁管为主,距今有近60年的历史。经过长时间使用,严重老化,由水引发的问题随之而来。
自2018年起,枫泾镇陆续启动了供水管网改造工程,除了对供水管网进行系统替换,还增设了水质监测点、智能化远程水表等新装备,居民用水有了新保障。
随着“四史”学习教育的开展,我区建立了以解决问题为重点的工作机制,从区级层面明确由区委领导牵头推进的老旧小区改造、地区供水管网改造、“红色代办”、老旧小区电表改造等五个项目,并由各单位结合职能及工作实际明确84项工作任务,解决困扰居民生活的难题。
截至目前,枫泾镇新元村、中洪村、朱枫公路、兴塔工业区已全部完成施工通水,枫泾古镇、俞汇村、农兴村、新春村及镇区主要管道已完成全部施工,正进行新旧管更替连接、水表安装和道路修复,预计8月竣工。已累计改造给水管网约200公里,累计水表安装通水共1868户。
于细微处见真情 “红色代办”暖人心
前不久,在廊下镇特色民居附近药店工作的倪小妹打包了一份西洋参,下班后带给同社区出门不便的陆道英。这已经是她记不清多少次帮助社区有困难的居民代买药品了。
倪小妹是一名乡村医生,也是一名老党员。同她一样,社区里擅长裁缝的手艺人张慧芳、免费上门维修的“陆电工”、提供法律援助的王律师……共同组成社区的“能人队伍”,为社区居民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。
“能人队伍”作用的组织挖掘,正是廊下镇特色民居党支部发挥党建引领优势,探索完善村民自治,推出“红色代办”服务的重要一部分。
廊下镇特色民居家园是市级土地整治项目的农户搬迁安置小区。因为居民农民身份还未改变,近700户居民还是得前往各自行政村,进行政策服务、社会保障、居家养老等事物的办理。
“四史”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特色民居党支部第一时间召开党员会议研究解决问题,推出“红色代办”服务。以“心联鑫”党群服务站为阵地,发挥“事合院”党群服务点网格支部的自治功能,及时收集并反馈居民的现实需要,以党员为主的“红色代办员”主动请缨为居民代办相关事务,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上门服务。特色民居党支部还在一楼接待大厅开设“红色代办”服务窗口,并推出部门协同跨前领办,村干部们和特色民居的“店小二”做到能“代办”的都“通办”。
截至目前,“红色代办”服务项目主要包括民生保障、政策咨询、综合协调三大类10项具体服务内容,共帮助103户居民解决实际问题。
学思悟践“念初心” 人民城市为人民
位于金山卫镇农建村委会旁的“四史”学习教育现场教育点“初心馆”,曾经是市级重点环境综合整治地块“307”区域指挥部所在地。2016年,金山卫镇成立“307”12个工作专班,用不到一年的时间重拳推进环境整治。如今,该区域环境优美,健身器材等设施一应俱全,成为附近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。
原来“挂图作战”的位置,就是现在的“初心书屋”,书架上摆满载有我区第一位共产党员李一谔史迹的书籍和党史、地方志。
学思悟践、温故知新,在学习中回顾初心,在实践中总结提升。我区党员干部正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,践行着为民服务的理念,让初心使命在党员干部中传承。
近年来,朱泾镇一些老旧小区,普遍存在“漏、裂、乱、堵”等问题,有些房屋维修资金不足或没有,造成修房、解危等矛盾突出。为解决居民实际问题,朱泾镇党委结合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,协调市级、区级和镇级财政支持,扎实推进3025户老旧小区屋面及相关设施改造。
今年“四史”学习教育开展后,朱泾镇住房保障房屋管理所党支部,在施工中统筹协调,保障项目顺利实施,工程质量安全可靠。预计今年底前,3025户的“老旧小区”全部完成改造。
今年,朱泾镇还将对临源一村、胜利新村、临源二村北片3个小区2736户进行旧改,预计今年8月开始实施,年底前完成雨污混接改造,2021年6月完成项目竣工验收,为更多的居民排忧解难。